氣體滅火系統作為一種重要的消防安全設施,在保護人員安全和財產安全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在氣體滅火系統中,聲光報警器是向人員發出疏散警報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是:氣體滅火系統啟動時,首個信號報警階段,是否應該立即啟動防護區外的聲光報警器?本文將深入探討該問題的各個方面,從技術原理、安全考量、實用性分析和潛在風險等角度進行全面分析,以期為相關規范制定和工程實踐提供參考依據。
一、氣體滅火系統報警機制概述
理解首個信號報警在氣體滅火系統中的作用,需要先了解其基本的報警機制。典型的氣體滅火系統報警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早期火災探測報警(預警): 火災探測器(煙感、溫感、復合感煙感溫等)檢測到火災跡象,例如煙霧濃度升高或溫度異常升高。此階段報警旨在提醒人員注意,并確認是否發生真實火災。
首個信號報警(二級報警或一級確認報警): 探測器確認火災,并向火災報警控制器發送報警信號。控制器啟動必要的聯動設備,如手動報警按鈕、手動/自動轉換開關等,進行復核確認。此階段是系統啟動滅火的臨界點,也是爭議的關鍵所在。
聯動滅火信號(釋放啟動信號): 在確認火災真實存在后,通常通過雙回路邏輯或其他安全機制,確認啟動滅火裝置。此時,控制器向滅火執行機構(電磁閥、啟動瓶等)發出啟動指令,釋放滅火劑。
氣體釋放后報警(滅火劑釋放后報警): 滅火劑釋放后,壓力開關或其他裝置會檢測到滅火劑的釋放,并向控制器發送信號,啟動其他聯動設備,如排風扇、防火卷簾等,并繼續維持聲光報警。
首個信號報警通常并非直接啟動滅火的信號,而是處于確認階段,旨在防止誤噴。因此,是否在此階段啟動防護區外的聲光報警,成為一個需要權衡利弊的問題。
二、支持首個信號報警即啟動防護區外聲光報警的理由
提高疏散效率,保障人員安全: 氣體滅火劑的釋放雖然能迅速撲滅火災,但其本身也可能對人員造成傷害,例如氧氣濃度降低導致的窒息,某些滅火劑的毒性反應等。即使是惰性氣體,也會在短時間內降低防護區內的氧氣含量。如果首個信號報警就啟動防護區外的聲光報警,能夠給人員預留更充足的疏散時間,避免人員在滅火劑釋放后才發現火災,從而提高疏散效率,降低人身傷害風險。特別是在人員密度較大的場所,例如數據中心、檔案室等,盡早疏散更為重要。
強化風險意識,提升應急響應速度: 即使最終確認是誤報,首個信號報警的觸發也能提醒相關人員保持警惕,檢查現場情況,排除潛在的安全隱患。這種風險意識的培養能夠提升整個消防系統的應急響應速度,即使后續確認沒有真實火災,也能夠提升整體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符合預防為主的消防理念: 消防安全的核心理念是“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盡早發出警報,即使后續證明是誤報,也體現了“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安全意識。這種積極的預防態度有助于降低火災風險,減少潛在損失。
在一些特殊場所,確認時間可能增加風險: 在一些人員流動性大、確認流程復雜的場所,例如大型商場、交通樞紐等,確認火災真實性的時間可能會較長。如果等到滅火劑釋放前才啟動防護區外的聲光報警,可能會延誤最佳疏散時機,增加人員傷亡風險。
三、反對首個信號報警即啟動防護區外聲光報警的理由
誤報頻繁可能造成恐慌和麻痹: 氣體滅火系統可能因為各種原因產生誤報,例如探測器故障、環境干擾等。如果每次首個信號報警都啟動防護區外的聲光報警,頻繁的誤報可能會導致人員的恐慌情緒,并逐漸對報警信號產生麻痹心理,降低對真實火災的響應速度。
增加維護成本和管理難度: 頻繁的誤報會導致維護人員疲于奔命,增加維護成本。同時,也增加了消防安全管理的難度,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來處理誤報問題。
可能擾亂正常工作秩序,影響生產效率: 在一些生產場所,例如工廠、實驗室等,啟動防護區外的聲光報警可能會擾亂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影響生產效率。特別是在一些精密儀器操作場所,緊急疏散可能會導致設備損壞或實驗失敗。
可能引發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在一些特殊場所,例如銀行、博物館等,啟動防護區外的聲光報警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例如客戶擠兌、文物損壞等。
技術角度可以通過優化設計降低誤報率: 隨著技術的進步,可以通過采用更先進的探測技術、更可靠的報警控制系統、更完善的防干擾措施等手段,降低氣體滅火系統的誤報率。如果能夠有效降低誤報率,就可以減少對首個信號報警啟動防護區外聲光報警的擔憂。
四、權衡利弊:更細致的考量維度
僅僅從支持和反對兩個角度進行分析,難免過于簡單。我們需要更細致地考慮不同的應用場景和潛在影響,才能得出更合理的結論。
場所類型: 針對不同類型的場所,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在人員密度高、疏散難度大的場所,例如商場、電影院等,更傾向于首個信號報警就啟動防護區外的聲光報警。而在人員密度低、疏散難度小的場所,例如倉庫、機房等,可以考慮延遲啟動。
滅火劑類型: 不同的滅火劑對人體的影響程度不同。例如,七氟丙烷等鹵代烷滅火劑在一定濃度下對人體具有毒性,需要盡快疏散人員。而惰性氣體滅火劑主要通過降低氧氣濃度來滅火,其毒性相對較低,可以適當延遲啟動防護區外的聲光報警。
報警系統可靠性: 如果報警系統的可靠性較高,誤報率較低,可以考慮首個信號報警就啟動防護區外的聲光報警。如果報警系統的可靠性較低,誤報率較高,則需要謹慎考慮。
管理水平和維護能力: 如果管理水平較高,能夠及時處理誤報問題,可以考慮首個信號報警就啟動防護區外的聲光報警。如果管理水平較低,維護能力不足,則需要謹慎考慮。
人員培訓和應急演練: 通過加強人員培訓和應急演練,可以提高人員對報警信號的認知度和響應速度,降低誤報帶來的恐慌和麻痹。如果人員培訓和應急演練到位,可以更傾向于首個信號報警就啟動防護區外的聲光報警。
聯動控制邏輯的優化: 可以設計更完善的聯動控制邏輯,例如設置多級報警,只有在多個探測器同時報警,或者經過人工確認后,才啟動防護區外的聲光報警。
五、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關于氣體滅火系統中首個信號報警是否應該啟動防護區外的聲光報警,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這是一個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權衡利弊的復雜問題。
建議:
規范制定層面: 建議相關規范制定部門,在制定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時。
工程設計層面: 工程設計人員在進行氣體滅火系統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場所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選擇合適的報警策略。應該與業主充分溝通,了解其需求和擔憂,并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維護管理層面: 應該加強對氣體滅火系統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定期檢查探測器和報警控制器的運行狀態,及時處理誤報問題。同時,應該加強對人員的培訓和應急演練,提高人員對報警信號的認知度和響應速度。
總而言之,確保人員安全是氣體滅火系統設計的核心目標。無論是選擇首個信號報警就啟動防護區外的聲光報警,還是選擇延遲啟動,都應該以保障人員安全為前提,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權衡和選擇。
? ? ? ? 江蘇智淼氣體滅火有限公司是一家氣體滅火系統整合,氣體滅火設計,組裝,調試等專業的氣體滅火系統集成商,我們的產品分“有管網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無管網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我們與數多家氣體控制主機商深度合作,有利達氣體控制系統,海灣氣體控制盤,北大青鳥,泰和安等氣體滅火控制系統品牌,智淼君安自主氣體滅火控制柜,本公司專業從事七氟丙烷、氣溶膠、超細干粉、IG541氣體、 二氧化碳、泡沫等滅火系統的銷售、安裝及售后服務為一體的高科技民營企業。公司技術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專業的工程設計和安裝技術服務隊伍,并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障和售后服務管理體系,江蘇氣體滅火管網:http://www.www.denverokie.com/;氣體滅火服務熱線:4006-598-119